简单又不失深度,卡牌构筑游戏为何如此令人着迷
2008年,一款名为《领主》的桌游,开创了一种全新类型的卡牌游戏--既卡牌构筑游戏(简称DBG)。虽然远不如《万智牌》这类集换式卡牌游戏(TCG)历史悠久,但DBG凭借着其独特的随机性与强策略性体验,在近几年的电子游戏市场,表现颇为亮眼。《杀戮尖塔》、《月圆之夜》、《欺诈之地》等DBG的代表作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口碑和成绩。
如果你恰巧还不了解DBG这一类别,那么允许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
正如其名,DBG是基于卡牌构筑这一特点为核心的游戏。同传统TCG不同,玩家并不是要在庞大的牌库中选取一些卡片组成套牌,而是在游戏的开始便拥有固定的初始卡组,随着流程的推进,玩家可以探寻各种方法来充实自己的卡组,并舍弃一些不再需要的卡片,以此让卡牌的构筑逐渐成熟,形成某种独特的玩法。
而DBG最核心的乐趣,同样在于构筑卡组这一环节。一般来说,游戏会提供多种多样的玩法套路,但并不会在初期便一股脑的抛给玩家,而是让我们在过程中不断发掘、尝试,渐渐学会这些套路。一款优秀的DBG往往拥有着开放而灵活的卡牌构筑机制,以便让玩家们迅速投入到那些开发者们所精心设计的"牌局"中。
这些机制包括战斗结算奖励卡牌,从公共牌堆购入、或是舍弃卡组中无关紧要的卡牌等等。熟练运用这些机制,并合理构筑牌组,能够帮助玩家们将那些拥有良好化学反应的卡牌凑到一起,充分利用它们的效果以面对更具挑战的冒险。
基于这种在初始卡组上扩充、完善的玩法,我们熟悉的DBG通常都比较易于上手--玩家可以通过简单的初始卡组了解游戏的机制、套路;但随着挑战的不断深入,我们便会接触到更多富有深度的玩法,体验到游戏更为核心的乐趣。
因此,DBG游戏的强策略性也是其能够吸引到诸多玩家的重要原因。它考验着玩家对规则的解读和卡牌的了解,并且通过缜密的逻辑及数学分析,让玩家们能够将自己手中有限的卡牌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同时充满创意性的构筑组合,也常常能够让玩家们实现1加1大于2的奇效。这所带给玩家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是溢于言表的。
另一个让玩家们沉迷DBG的原因,则是游戏本身的随机性多带来的多变体验。很多出色的DBG都选择了融合Roguelike玩法,让玩家在每次重新开始游戏时都能面对不同以往的挑战,同时借此鼓励玩家去尝试各种不同的构筑组合,充分享受多元化玩法的乐趣。
除去玩家所熟知的几个DBG+Roguelike的代表作外,刚刚面市的《无尽航线》也展现出了令人期待的潜力。这款游戏将玩法的重点就放在了DBG最核心的部分--卡组构筑上,开发团队为单个英雄设计了至少12种不同的玩法,其中不乏简单粗暴的输出流、堆叠护甲的反伤流、利用多段伤害的弹射流或持续伤害的燃烧流等等。
不同流派卡牌间的连携效应非常显著,这也让玩家们能够清晰的判断出自己能够利用手中的牌打出怎样的"combo"。例如笔者在冒险中拿到了一张Key卡--根据剩余精神(也就是蓝量)的数值对敌人造成成倍的伤害,我便组合各种可以增加精神的卡牌,利用这一打法一路强势闯到了关底,战胜了最终Boss。
而开发团队针对怪物的独特设计,使得游戏的玩法不仅仅是对数值的堆砌,还要考虑到怪物对某种构筑套路的克制--接下来的冒险中我开始尝试反伤流,随着核心卡牌的积攒,这套构筑也逐渐成型,并在战斗中取得了卓越的效果。我本以为靠着这个构筑能够成功通关,但不成想半路杀出来了几个利用"背刺"技能无视护甲的怪物,我只能无助的看着自己的血条被他们一刀刀清空。
因此,游戏也鼓励玩家去开放自己的思维,寻找各种流派之间组合的可能性,防止过于专注单一构筑而被某种怪物所克制。例如用召唤的炸药桶配合攻击卡"枪林弹雨",便能够实现斩杀低血量触发连杀的特性,造成额外的范围伤害。
为了让玩家能够享受到构筑逐渐成型的快乐,开发团队设计了一种推荐算法,让玩家在前期就能拿到一些泛用性较强的卡牌,并增强了与现有构筑相关联的卡牌出现概率,因此玩家明确了自己的构筑流派后,与之相关的卡牌也越容易出现。这种基于策略和运气的良好平衡,也能够带来更加畅快的体验。
此外,游戏针对多周目体验也进行了独特的设计--每当玩家通关一次之后,都将解锁当前难度所对应的下一等级;同时根据玩家在前一场冒险的结果,下次冒险启程之际还能够兑换奖励,以面对愈发艰险的挑战。我们在新冒险中不仅可以尝试全新的构筑套路,也将面对完全随机的新航线和越来越艰险的难度,收获的体验也将和此前截然不同。
结语:卡牌构筑游戏、特别是同类电子游戏,并不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游戏类型,他们的出现为卡牌游戏带来了革新并注入了新的血液,策略性和随机性的完美融合让无数玩家为之沉迷。《无尽航线》作为卡牌构筑游戏的新秀,其核心的构筑玩法和对卡牌数值的把控都意外的成熟,如果你是此类游戏的爱好者,那么不妨来尝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