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罗马》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区背景介绍

整理:游戏131
作者:网络收集 时间:2024-05-26 07:29:25

埃塞俄比亚高原为什么比它四周的降水要多

埃塞俄比亚高原虽近赤道,可大部分地区并不炎热,因为它高耸的地势大大削弱了一般低纬度地区高温的特征,并使气候和自然带呈现明显的垂直变化。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和低地为贝雷哈带(意为“沙漠带”),年平均气温30℃以上,终年酷热,为热带沙漠景观;海拔500~1800米为科拉带(意为“炎热带”),年平均气温22~26℃,气候炎热,降水较少,为热带稀树草原景观;海拔1800~2400米为沃伊那德加带(意为“种植葡萄的地方”),属亚热带,年平均气温18~20℃,四季如春,降水丰富,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海拔2400~3500米为德加带(意为“凉爽带”),年平均气温15℃左右,降水十分丰富,适宜低温作物和牧草生长,牛羊放牧条件好;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为维契带,年平均气温10℃以下,常见冰雹和霜冻。以上五带中的沃伊那德加带和德加带,是埃塞俄比亚最重要的农牧业地带,全国2/3的人口和耕地以及城市都集中在这里。
高原水平轮廓呈一北面两边较长,南面两边较短的菱形四边形,四面以急峻的陡崖俯瞰着低地、谷地和盆地。高原上热带季风明显,夏季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能带来丰富的降水;冬 埃塞俄比亚高原
季东北季风盛行,降水较少;年雨量在1,000~1,500毫米之间。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为什么只在埃塞俄比亚高原形...

非洲地形虽然以高原(平均海拔650米)为主,但是因为非洲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太阳辐射强烈,所以没有形成高山气候。埃塞俄比亚高原是非洲最高的地区,号称“非洲屋脊”,平均海拔在2300左右,地势较高,所以形成了非洲唯一一处高山气候。

埃塞俄比亚高原被称为东非水塔的原因

埃塞俄比亚高原被称为东非水塔的原因:

埃塞俄比亚地处非洲东部高原,境内多河流湖泊,全国30多条较大河流均发源于国家的中部高原。阿巴伊河、特克泽河、巴罗河等属尼罗河水系,谢贝利河和朱巴河属印度洋水系。每年从这里流出的水量甚至超过了1000亿立方米,仅青尼罗河每年流出的水量就超过总流出量的一半,可想而知埃塞的水源有多丰富了。故称埃塞俄比亚高原为“东非水塔”。

埃塞俄比亚河流湖泊示意图


埃塞俄比亚高原的植被

埃塞俄比亚高原的自然条件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海拔1,800米以下的低地及河谷中气候湿热,为热带草原气候,局部湿地有热带森林分布,各月气温皆在20°~26℃间,一般种植椰子、香蕉、甘蔗、咖啡等热带作物;1,800~2,400米的高原部分,气候暖和、凉爽宜人,月均温在14°~19℃(冬季晚上可在5°~10℃之间),气温变幅小,四季如春,适宜农耕,全国三分之二的耕地和居民都集中在这一带,埃塞比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即在这一带;2,400米以上的高山,气温较低,夏季月均温15℃左右,雨量丰富,高山草地广布,为林牧业地区。

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咖啡文化

埃塞俄比亚高原是非洲重要农业区,世界咖啡原产地。就像茶的故乡中国有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一样,“咖啡之国”埃塞俄比亚,也有沿袭了好几个世纪的咖啡文化。
咖啡,茜草科咖啡属热带常绿灌木。其种子经烘烤、研磨成粉末状,加水煮开后即成咖啡饮品。世界上约有1/3的人饮用咖啡,是茶以外消耗量最大的饮料。
相传几个世纪之前,埃塞俄比亚西南部一个名叫咖法(Kaffa)的高原上,一名牧羊人每天清早赶着羊群到山上放牧,中午,羊群都会安静下来,聚在一起,在温暖的阳光下休息。他也枕着双臂睡上一觉。然而,他偶然发现,每当羊群吃了灌木丛中一种小红果之后,就变得欢跃起来,中午也不扎堆休息了。他感到奇怪,便也摘了一捧放进嘴里,品尝之后,发现自己也同样变得很兴奋。后来当地寺院的僧侣们听说后,也采来品尝。他们发现这种神奇的小红果儿,能使他们在夜间祷告时保持清醒,特别是困倦时用它提神有很好的效果。人们最初并不懂得将咖啡豆儿研磨成粉,作为制作饮品的原料,而是直接食用咖啡树上那些红色的浆果。人们将咖啡豆烘烤、研磨,制成饮品热饮或冷饮,还是13世纪以后的事。即使在今天,咖法省最偏远地区的居民,仍习惯将生咖啡的浆果碾碎或者把它同酥油混合后直接放在口中咀嚼。
当时,这种小红果儿还没有名字,他们便用当地的地名叫它咖法(Kaffa)。据说,咖啡最先经由僧侣或商人跨过红海,带到也门,这种温和又含刺激性的饮品,便在禁止酒精饮料的中东穆斯林国家迅速流行开来。后来,又逐渐传向欧洲、美洲,作为一种深受人们欢迎的饮品风靡世界。尽管现在,由于科技的发展,各地培植的咖啡有各种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制作方法与口感,但无论是英文(Coffee)、法文(Cafe)、阿拉伯文(Quch)和中文(咖啡)的名称,都无例外的源于埃塞俄比亚人最初的叫法:“咖法”(Caffa)。
品尝特色食品,领略他们的咖啡文化,服务员坐在火盆旁,把盛着棕褐色咖啡豆的一种扁平的陶制器皿,放在火上烘烤,并不时翻动,以便烤得均匀。然后把它们倒进一只叫做“姆克查”的大木碗中,像捣蒜一样,用捣棒把它们捣成粉末。下一步,便是烹制咖啡了。服务员手脚麻利地将捣碎的咖啡倒进陶壶中,架在火上煮。主人说,这种陶壶是专门用来煮咖啡的,它主要特点是能保持咖啡豆的自然的芳香,远胜于城市里使用的铜壶或铝壶。果然,伴着壶水发出的吱吱声,一股股咖啡特有的浓香,也随着乳白的蒸气从壶嘴溢出。
当服务员把陶壶从火上提下时,另一位服务员乘势点燃一把熏香,把它们插在门柱上。这也是埃塞俄比亚的一种传统风习,它有两个含意:一是熏香能驱散蚊蝇,带来吉祥;二是它表示这家的女主人已经煮好咖啡,欢迎邻居们来品尝。
在为客人们斟咖啡之前,服务员在每只杯子里倒一点点咖啡,并把它们泼在地上。主人说,埃塞俄比亚人饮咖啡,除了相互间的精神上、感情上的维系之外,还通常作为与神明沟通的一种方式。泼在地上的咖啡,便是献给房屋之神阿德巴的。在农村,饮咖啡之前,女主人通常还会邀请在座的一位长者,代表大家感谢阿德巴神并为大家祈福。人们相信,每次煮咖啡时,阿德巴神都会在场,保障大家吉祥。实际上,这些仪式都是从祭祀神明的礼仪中演变来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