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3》世界发现攻略极意——七大洲
帝国时代3有一张是世界地图的地图是什么,有七大洲...
你说的可能是帝国时代3的自定战役(自建剧情)。
里面有一张老外做的“世界地图 X”和你说很类似。(详见附图,图片点击可放大)
——————————————————————————————————————
如果你电脑没有安装自定战役是不能玩自定剧情战役的,你需要另外下载一些自定剧情战役文件。(附件已上传,附件已包含世界地图 X,点击可下载,提问者不收费)
附件说明:
这个自定剧情战役是自动安装的,请根据安装提示设置路径。
安装好以后,自定剧情战役文件应该放置在
我的文档\My Games\Age of Empires 3\Scenario
单人模式:从“单人游戏-自定剧情”里选择相关文件来开始游戏。
联机模式:从“多人联线游戏-区域网络-进行游戏-游戏类型-剧情”里选择相关文件来开始。(注意大部分自定剧情文件不支持多人联机)
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是哪里
七大洲:亚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面积:
亚洲4400,非洲3000,北美洲2400,南美洲1800,南极洲1400,欧洲1000,大洋洲900,北冰洋1300,大西洋9300,太平洋18000,印度洋7500。(单位:万平方公里)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评论
234 45
cn#aBVBppVuGL
采纳率:100% 擅长: 暂未定制
其他回答
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四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热心网友| 发布于2013-11-14 16:58
评论
227 73
一
洲的划分 1.亚洲 与欧洲的分界: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与非洲的分界: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与北美洲的分界:白令海峡 与大洋洲的分界:帝汶海、阿拉弗拉海 2.欧洲 与亚洲的分界: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与非洲的分界:直布罗陀海峡 与北美洲的分界:丹麦海峡 3.非洲 与亚洲的分界: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与欧洲的分界:直布罗陀海峡 4.北美洲 与亚洲的分界:白令海峡 与南美洲的分界:巴拿马运河 5.南美洲 与北美洲的分界:巴拿马运河 与南极洲的分界:德雷克海峡 6.大洋洲 与亚洲的分界:帝汶海、阿拉弗拉海 7,南极洲 与南美洲的分界:德雷克海峡 洋的划分 1.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分界:德雷克海峡 2.太平洋和北冰洋的分界:白令海峡 3.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分界:印度尼西亚群岛、托雷斯海峡、巴斯海峡、塔斯马尼亚岛 4.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分界:苏伊士运河 5.大西洋和北冰洋的分界:罗伯逊海峡、格陵兰海、挪威海
二
亚洲名称的由来
亚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它的名字也最古老。全称是亚细亚洲,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其英文名为Asia。相传亚细亚的名称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爱琴海以东的地区泛称为“Asu”,意即“日出地”;而把爱琴海以西的地方则泛称为“Ereb”,意为“日没地”。Asia一词是由腓尼基语Asu演化来的,其所指的地域是不很明确的,范围是有限的。到公元前一世纪Asia已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政省的名称,以后才逐渐扩大,包括现今整个亚洲地区,成为一个世界最大的洲名。
欧洲名称的由来
欧洲的全称是欧罗巴洲,英文为Europe。关于欧洲这个名称的由来,有一些传说。 在希腊神话中,德米特(Demeter)是专管农事的女神,她保佑人间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在有关这位女神的画像中,人们总是把她画成坐在公牛背上。古代,公牛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耕畜,女神既然主管农事,自然就要坐在公牛背上了。这位女神的另一个名字叫欧罗巴,人们出于对女神的敬意,就把欧罗巴称为大洲的名字。此外,还有一个广泛流传的传说:“万神之王”宙斯看中了腓尼基国王的漂亮女儿欧罗巴,想娶她作为妻子,但又怕她不同意。一天,欧罗巴在一群姑娘的陪伴下在大海边游玩。宙斯见到后,连忙变成一匹雄健、温顺的公牛,来到欧罗巴面前,欧罗巴看到这匹可爱的公牛伏在自己身边,便跨上牛背。宙斯一看欧罗巴中计,马上起立前行,躲开了人群,然后腾空而起,接着又跳入海中破浪前进,带欧罗巴来到远方的一块陆地共同生活。这块陆地以后也就以这位美丽的公主的名字命名,叫做欧罗巴了。
美洲名称的由来
美洲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美洲这个词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 美洲的命名,普遍的说法是为纪念意大利的一位名叫亚美利哥·维斯普奇的著名航海家。1499年。亚美利哥随同葡萄牙人奥赫达率领的船队从海上驶往印度,他们沿着哥伦布所走过的航路向前航行,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美洲大陆。亚美利哥对南美洲东北部沿岸作了详细考察,并编制了最新地图。1507年,他的《海上旅行故事集》一书问世,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在这本书中,引人入胜地叙述了“发现”新大陆的经过,并对大陆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和渲染。亚美利哥向世界宣布了新大陆的概念,一下子冲跨了中世纪西方地理学的绝对权威普多列米制定的地球结构体系。于是,法国几个学者便修改和补充了普多列米的名著《宇宙学》,并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新大陆命名,以表彰他对人类认识世界所做的杰出贡献。新《宇宙学》一书出版后,根据书中的材料,在地图上也加上了新大陆——亚美利哥洲。后来,依照其他大洲的名称构词形式,“亚美利哥”又改成“亚美利加”。起初,这一名字仅指南美洲,到1541年麦卡托的地图上,北美洲也算美洲的一部分了。
拉丁美洲名称的由来
拉丁美洲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等。拉丁美洲这个名称的来由与这一地区流行的语言有关。从15亿纪末,这个地区的绝大部分国家先后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大批移民蜂拥而入。19世纪以后,这些国家才陆续获得独立。由于殖民统治长达300年之久,因此它们深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习惯、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而且当地的印第安语逐渐被属于拉丁语系的西班牙语的葡萄牙语所取代,这两种语言成为许多国家的国语,所以人们就把这个地区称为“拉丁美洲”。
非洲名称的由来
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其英文名为Africa。 对于Africa一词的由来,流传着不少有趣的传说。一种传说是,古时也门有位名叫Africus的酋长,于公元前2000年侵入北非,在那里建立了一座名叫Afrikyah的城市,后来人们便把这大片地方叫做阿非利加。另一种传说是“阿非利加”是居住在北非的柏柏尔人崇信的一位女神的名字。这位女神是位守护神,据说早在公元前1世纪,柏柏尔人曾在一座庙里发现了这位女神的塑像,她是个身披象皮的年轻女子。此后,人们便以女神的名字“阿非利加”作为非洲大陆的名称。还有一种说法是africa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aprica,意思是“阳光灼热”的地方,与地中海北岸希腊、罗马相比,北非地区的阳光的确要灼热得多。再一种说法是africa一词是由阿拉伯文afar一词变来,意思是“尘土”,以该大陆的气候干燥,风沙大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是,侵入迦太基地区(今突尼斯)的罗马征服者西皮翁的别名叫“西皮翁·阿非利干”,为了纪念这位征服者,罗马统治者就把这片地区叫做“阿非利加”。以后,罗马人又不断扩张,建立了新阿非利加省。那时,这个名称只限于非洲大陆的北部地区。到了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在非洲的疆域扩大到从直布罗陀海峡到埃及的整个东北部的广大地区,人们把居住在这里的罗马人或是本地人统统叫阿非利干(African),意即阿非利加人。这片地方也被叫作阿非利加,以后又泛指非洲大陆。
大洋洲名称的由来
大洋洲这个洲名的概念和范围,比地球上其他6个大陆要复杂一些,至今还没有一个国际公认,统一的解说。中国多数地理学家认为,大洋洲是指不属于其他大洲的太平洋岛屿的总称。包括奥大拉西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4个部分。 大洋洲的名称最早出现于1812年前后,由丹麦地理学家马尔特·布龙命名。当时仅指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三大群岛,这就是狭义的大洋州。
南极洲名称的由来
南极洲英文名为Antarctica,源出希腊文anti(相反),加上Arctic(北极),意为北极的对面,即南极。因该大陆处在地球的最南端,南极的周围,因此中文称为“南极洲”,是一个与地理情况相符的地名。 南极洲是1738年由法国人布维发现的,他航海时发现了南极大陆附近的一个岛(今布维岛)。英国人库克曾于172—1775年到达过南极大陆周围的许多岛屿。但是,现在一般认为南极大陆是19世纪被发现的。据说,美国人于1820年首次看见南极大陆。
北冰洋的名字由来
在好几个世纪以前,人们一直想在北极中央地区寻找出一块大陆,有人甚至把一层广阔而又平坦的冰原,错认为土地。到了十九世纪末期,科学家们才确定了北极中央并没有陆地。也就是说,在地球的最北部,以北极为中心的周围地区,是一片辽阔的水域。这个水域,就是北冰洋。北冰洋这个名称来自希腊语,意思为正对大熊星座(即北斗七星)的海洋。
1845年,在英国伦敦地理学会上,北冰洋的名字被正式命名。
位于北极圈内的北冰洋,整个面积为一千三百一十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四个大洋中最小的一个,只有太平洋面积的十四分之一。因此,北冰洋又被称为北极海。北冰洋海水的总容积为一千六百九十万立方公里,平均深度为1296米,最深处(利特克海沟)为5449米。北冰洋占北极地区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海面全年覆盖着厚一米半到四米的巨大冰块。越是中央地区,冰层越是厚实坚固。
太平洋名字的由来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是世界上最先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人。公元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率领西班牙探险队从西班牙故都塞维尔动身,经直布罗陀海峡,沿大西洋向西,开始环球航行。一年多以后,他们来到南美洲的南端。在沿南美海岸航行中,船队顶着惊涛骇浪驶进了一个海峡。经过三十八天的艰苦奋斗,终于战胜了狂风巨浪、险滩暗礁;平安地穿越了海峡。这时,一片茫茫无际的大洋又在他们眼前出现了。麦哲伦的船队又经过三个月的航行,从南美洲越过关岛,来到菲律宾群岛。在航行中,始终没有遇到一次大的风浪,海洋十分平静。队员们高兴地说:“这真是个太平之洋呀!”从此,人们把美洲、亚洲和大洋洲之间的一片大洋,叫做“太平洋”。
印度洋名字的由来
印度洋( the Indian Ocean ) 在我国古代被称为“西洋”。我们平常所说的明代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就指的是印度洋。在古希腊时期,著名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484--425年)曾称之为“厄立特里亚海”,意为“红海”。初时指的可能就是现在的红海,以后穿过曼德海峡发现还有更大的海域,遂用这个名称泛指整个印度洋。到古罗巴时期,印度洋被罗马人称为“鲁都姆海”,但这个名字只不过是希腊语“厄立特里亚”的意译,也是“红海”的意思。同一时期,印度洋还被人称为“南海”、“东海”等等。直到15世纪末,葡萄牙著名航海家达·伽马为了寻找通往印度的航线,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进入这个大洋后,才开始使用印度洋这个名称。这个名称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成为通用的名称。
大西洋名字的由来
大西洋(the Atlantic Ocean )在西方各种语言中把它称为“阿特兰他洋”。这个名字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英雄阿特拉斯的名字。在古代希腊神话故事中阿特拉斯是普罗米修斯的兄弟。普罗米修斯因盗取天火给予人类而触犯了天条,被万神之王宙斯判处死刑,绑在高加索山上,让雄鹰啄其心肝。阿特拉斯也因此受到株连,宙斯令他头顶肩扛巨大的地球,永远不准放下。传说这位顶天立地的大力神住在极远极远的西边,人们看到大西洋海域宽广,无边无际,以为它就是阿特拉斯的栖身之所,就把它称为阿特兰他(阿特兰他是阿特拉斯的形容词)。然而,我们现在使用的大西洋这个名字却与大力神阿特拉斯无关,而是根据明朝时欧洲传教士编绘的世界地图上拉丁文名称意译过来的。而且在古代,大西洋南北则被称为“西洋”或“北海”。直到17世纪中期,西方各国才把“阿特兰他洋”一名扩大到大西洋北部。
三
亚欧交接的 土耳其
他属于欧洲 但是有一大部分土地在亚洲
首府在哪就属于哪个大洲
俄罗斯也是一样
四
没有不属于任何一个大洲的国家
太平洋的岛国都有各个国家控制的
例如 夏威夷 是美国的一个州
世界上最早发现七大洲是一个整体的是谁
是魏格纳(1880-1930),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1880年11月1日生于柏林,1930年11月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遇难。
19世纪以前,人们尚未开始系统地研究地球整体的地质构造,对海洋与大陆是否变动,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认识。1910年德国的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一个奇特现象: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如果从地图上把这两块大陆剪下来,再拼在一起,就能拼凑成一个大致上吻合的整体。把南美洲跟非洲的轮廓比较一下,更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远远深入大西洋南部的巴西的凸出部分,正好可以嵌入非洲西海岸几内亚湾的凹进部分。
魏格纳结合他的考察经历,认为这绝非偶然的巧合,并形成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推断在距今3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岛屿都连结在一块,构成一个庞大的原始大陆,叫做泛大陆。泛大陆被一个更加辽阔的原始大洋所包围。后来从大约距今两亿年时,泛大陆先后在多处出现裂缝。每一裂缝的两侧,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裂缝扩大,海水侵入,就产生了新的海洋。相反地,原始大洋则逐渐缩小。分裂开的陆块各自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今天人们熟悉的陆地分布状态。
魏格纳少年时便向往到北极去探险,由于父亲的阻止,他没能在高中毕业后就加入探险队,而是进入大学学习气象学。1905年,他以优异成绩获得气象学博士学位后,致力于高空气象学的研究。1906年,他和弟弟两人驾驶高空气球在空中连续飞行了52小时,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后来他又参加了去格陵兰岛的探险队,岛上巨大冰山的缓慢运动留给他的极其深刻的印象可能催化了后来他面对世界地图迸发的联想和兴趣。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搜集地学资料,查找海陆漂移的证据。
1912年1月6日,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做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此后,由于研究冰川学和古气候学第二次去了格陵兰。在随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的研究工作中断了,在战场上身负重伤,养病期间他于1915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大陆漂移说。他在《大陆和海洋的形成》这部不朽的著作中努力恢复地球物理、地理学、气象学及地质学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因各学科的专门化发展被割断——用综合的方法来论证大陆漂移。魏格纳的研究表明科学是一项精美的人类活动,并不是机械地收集客观信息。在人们习惯用流行的理论解释事实时,只有少数杰出的人有勇气打破旧框架提出新理论。但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陆漂移由于缺乏合理的动力学机制遭到正统学者的非议。魏格纳的学说成了超越时代的理念。
大陆漂移说一提出,就在地质学界引起轩然大波。年轻一代为此理论欢呼,认为开创了地质学的新时代,但老一代均不承认这一新学说。魏格纳在反对声中继续为他的理论搜集证据,为此他又两次去格陵兰考察,发现格陵兰岛相对于欧洲大陆依然有漂移运动,他测出的漂移速度是每年约1米。1930年11月2日,魏格纳在第4次考察格陵兰时遭到暴风雪的袭击,倒在茫茫雪原上,那是他50岁生日的第二天。直到次年4月,搜索队才找到他的遗体。
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比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6大板块的主张,它们是——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南极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板块学说很好地解决了魏格纳生前一直没有解决的漂移动力问题,使地质学在一个新的高度上获得了全面的综合。随着板块运动被确立为地球地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地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海洋时而扩张、时而封闭,已成为人们接受的地壳构造图景。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确实相信,从大陆漂移说的提出到板块学说的确立,构成了一次名副其实的现代地学领域的伟大的革命。
魏格纳去世30年后,板块构造学说席卷全球,人们终于承认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由此可见:一种正确的理论在其初期阶段常常被当作错误抛弃或是被当作与宗教对立的观点被否定,后期阶段则被当作信条来接受。但无论如何,人们至今还纪念魏格纳的,不是他生前冷遇与死后热闹,而是他毕生寻求真理、正视事实、勇于探索和不惜献身的科学精神。
19世纪以前,人们尚未开始系统地研究地球整体的地质构造,对海洋与大陆是否变动,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认识。1910年德国的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一个奇特现象: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如果从地图上把这两块大陆剪下来,再拼在一起,就能拼凑成一个大致上吻合的整体。把南美洲跟非洲的轮廓比较一下,更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远远深入大西洋南部的巴西的凸出部分,正好可以嵌入非洲西海岸几内亚湾的凹进部分。
魏格纳结合他的考察经历,认为这绝非偶然的巧合,并形成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推断在距今3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岛屿都连结在一块,构成一个庞大的原始大陆,叫做泛大陆。泛大陆被一个更加辽阔的原始大洋所包围。后来从大约距今两亿年时,泛大陆先后在多处出现裂缝。每一裂缝的两侧,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裂缝扩大,海水侵入,就产生了新的海洋。相反地,原始大洋则逐渐缩小。分裂开的陆块各自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今天人们熟悉的陆地分布状态。
魏格纳少年时便向往到北极去探险,由于父亲的阻止,他没能在高中毕业后就加入探险队,而是进入大学学习气象学。1905年,他以优异成绩获得气象学博士学位后,致力于高空气象学的研究。1906年,他和弟弟两人驾驶高空气球在空中连续飞行了52小时,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后来他又参加了去格陵兰岛的探险队,岛上巨大冰山的缓慢运动留给他的极其深刻的印象可能催化了后来他面对世界地图迸发的联想和兴趣。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搜集地学资料,查找海陆漂移的证据。
1912年1月6日,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做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此后,由于研究冰川学和古气候学第二次去了格陵兰。在随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的研究工作中断了,在战场上身负重伤,养病期间他于1915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大陆漂移说。他在《大陆和海洋的形成》这部不朽的著作中努力恢复地球物理、地理学、气象学及地质学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因各学科的专门化发展被割断——用综合的方法来论证大陆漂移。魏格纳的研究表明科学是一项精美的人类活动,并不是机械地收集客观信息。在人们习惯用流行的理论解释事实时,只有少数杰出的人有勇气打破旧框架提出新理论。但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陆漂移由于缺乏合理的动力学机制遭到正统学者的非议。魏格纳的学说成了超越时代的理念。
大陆漂移说一提出,就在地质学界引起轩然大波。年轻一代为此理论欢呼,认为开创了地质学的新时代,但老一代均不承认这一新学说。魏格纳在反对声中继续为他的理论搜集证据,为此他又两次去格陵兰考察,发现格陵兰岛相对于欧洲大陆依然有漂移运动,他测出的漂移速度是每年约1米。1930年11月2日,魏格纳在第4次考察格陵兰时遭到暴风雪的袭击,倒在茫茫雪原上,那是他50岁生日的第二天。直到次年4月,搜索队才找到他的遗体。
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比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6大板块的主张,它们是——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南极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板块学说很好地解决了魏格纳生前一直没有解决的漂移动力问题,使地质学在一个新的高度上获得了全面的综合。随着板块运动被确立为地球地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地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海洋时而扩张、时而封闭,已成为人们接受的地壳构造图景。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确实相信,从大陆漂移说的提出到板块学说的确立,构成了一次名副其实的现代地学领域的伟大的革命。
魏格纳去世30年后,板块构造学说席卷全球,人们终于承认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由此可见:一种正确的理论在其初期阶段常常被当作错误抛弃或是被当作与宗教对立的观点被否定,后期阶段则被当作信条来接受。但无论如何,人们至今还纪念魏格纳的,不是他生前冷遇与死后热闹,而是他毕生寻求真理、正视事实、勇于探索和不惜献身的科学精神。
世界七大洲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根据各大陆逐渐漂移开后,各个大陆的板块位置。